期刊信息

主管单位: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河北省技术经济管理现代化研究会
编辑出版:《价值工程》杂志社
创刊时间:1982年
开本尺寸:大16开
语言种类:中 文
出版周期:旬 刊
邮发代号:18-2
每册定价:30.00元
投稿邮箱:jzgctgyx@163.com
社  址:石家庄槐安西路88号

本刊声明

       凡投稿本刊的稿件,作者文责自负,确保稿件不涉及保密事项,署名无争议。对于以任何形式侵犯他人著作权的行为,作者应独立承担法律责任,本刊概不承担任何连带责任。来稿凡使用,即视为全体著作权人同意将所投稿 件的复制权、发行权、汇编权、翻译权、信息网络传播权转让给本刊杂志社。本社可以将上述权利转授给第三方使用,特此声明!

编辑部公告

通知:敬请各位作者注意,本刊诚征优秀学术稿件,来稿必须为原创稿,不得抄袭和篡改他人作品。凡是投稿本站正在审核期的文章,请勿一稿多投。审稿期限一般二到三个工作日,作者可以随时在本站作者查稿系统中输入文章编号,查询稿件审核情况。

高质量发展步履坚实——二〇二二年中国经济回眸

来源:本刊杂志社        点击: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31日

田畴保墒,河南冬小麦出苗齐壮。2022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

  巨轮穿梭,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蝉联世界第一。2022年,我国进出口规模首次突破40万亿元。

  江淮“牵手”,引江济淮主体工程试通水通航。2022年,我国完成水利建设投资创历史新高。

  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吹响了奋进新征程的时代号角。

  “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广,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铿锵有力。

  2022年,也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砥砺前行,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应对超预期因素冲击,保持了经济社会大局稳定。

  回眸2022年,审时度势的决策部署,承压纾困的务实举措,攻坚克难的奋斗场景,爬坡过坎的坚实足印,交织出中国经济无惧风雨的强大韧性,汇聚成中国经济行稳致远的澎湃动能。

  一份来之不易的答卷——

  中国经济顶住压力持续发展

  香气四溢的炸鸡、外酥里嫩的肉卷,在专业厨工精心料理下有序出炉、打包、发货……春节期间,山东诸城外贸有限责任公司50多个车间齐开动,加班加点生产预制菜。

  “去年建成的健康食品产业园已完成近2万吨订单,春节期间迎来一波销售高峰。”产销两旺,公司总经理李盛林喜上眉梢。

  回顾2022年,李盛林连说几个“不容易”:“这一年不容易!受疫情等因素影响,资金链持续吃紧,产能一度上不去,大订单不敢接、小订单利润低。”

  国家政策成为企业的坚实支撑。李盛林告诉记者,去年4月大规模留抵退税政策实施后,税务部门当月就把留抵退税款退付给企业。“一年下来,享受到税收政策红利1亿多元,滚油机、烘烤箱等新设备顺利上线,企业产能一下子提高了50%,敢接订单了,也有信心研发新产品了。”

  作为经济活动的基本细胞,企业的经历和感受,是过去一年中国经济砥砺前行的真实写照。

  “数据好于预期。”1月17日,2022年中国经济年报刚一出炉,法新社给出如此评价。

  看规模,超120万亿元的经济总量再上台阶。

  这是继2020年、2021年连续突破100万亿元、110万亿元之后,国民经济总量又一次突破。

  沉甸甸的数据,凝结艰辛与奋进。

  过去一年,疫情散发多发、国际地缘政治波动、全球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转向、极端高温天气等多重超预期因素反复冲击,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洞察国际国内大局大势,明确提出“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始终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引领中国经济大船沿着高质量发展航道破浪向前。

  过去一年,中国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二季度前期经济明显下滑、后期扭转下滑态势,三季度总体恢复向好,四季度抓住窗口期推动经济进一步回稳向上……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政策靠前发力、主动作为,中国经济在较短时间内实现恢复回升,展现出强大韧性和巨大潜力。

  看速度,3%的经济增速快于多数主要经济体。

  去年以来,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粮食、能源、债务多重危机同步显现。中国经济顶住压力、稳中求进,持续巩固回升态势,为寒风中的世界经济增添一抹亮色。

  放眼全球,德国公布去年全年经济增速预估数为1.9%,美国2022年GDP增长2.1%。“中国经济在如此困难情况下实现3%的增速,难能可贵。”泰国开泰银行高级副总裁蔡伟才说。

  回顾中国经济近三年来的表现,2020年增长2.2%,是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2021年增长8.4%,经济规模占世界比重超18%;三年来年均增长4.5%,明显高于世界2%左右的平均水平,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保持领先,中国经济依然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源。

  “如果把眼光放宽到2020到2022这三年,从全球视角来看,中国经济增长表现可圈可点。”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经济学教授埃尔南·贝格施泰因说。

  看成效,经济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春节期间,江西省安福县国光超市内人头攒动,肉蛋奶菜供应充足,年货礼包琳琅满目。“县里多部门联动,保供应、稳价格,努力让顾客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超市经理闵筱闫说。

  老百姓的获得感,传递着中国经济发展的温度。

  民以食为天。去年,我国粮食产量达13731亿斤,连续8年站稳1.3万亿斤台阶,牛羊禽肉、牛奶、水产品全面增产,蔬菜水果供应量足价稳,“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妥妥的。

  就业是民生之本。2022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206万人,超额完成1100万人的预期目标。“面对经济增速放缓、疫情多发散发、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等多重因素冲击,2022年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殊为不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王晓萍说。

  物价是民生大事。2022年,在全球粮食和能源价格大幅上涨、输入性通胀压力较大的情况下,我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涨幅为2.0%。“‘全球胀’与‘中国稳’形成鲜明反差,物价稳成为中国经济的一大亮点。”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主任金贤东说。

  不畏浮云遮望眼。看中国经济形势,既要看短期变动之“形”,更要看长期发展之“势”。回首过去一年,中国经济增速虽有波动,但总体走势回稳向好。“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持续提高,意味着我国的综合国力、社会生产力、国际影响力、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发展基础更牢、发展质量更优、发展动力更为充沛。”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说。


杂志社地址:河北省 石家庄槐安西路88号
您是本站第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