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编系统入口
期刊信息
本刊声明
编辑部公告
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在协商中促进广泛团结、推进多党合作、实践人民民主,既秉承历史传统,又反映时代特征,充分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的特点和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政协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论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中央政协工作会议精神,准确把握政协性质定位,围绕党和国家中心任务积极建言资政、广泛凝心聚力,切实发挥专门协商机构在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
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深入协商议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制定实施全国政协年度协商计划,围绕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打赢脱贫攻坚战、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等召开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就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合作、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动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等进行专题协商,运用双周协商座谈会、远程协商等形式就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一带一路”民心相通等议政建言,为党中央科学决策、有效施策提供参考。
创新方式载体提升政协协商质量。创建双周协商座谈会制度,增加协商密度,强化讨论交流,参会委员以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为主,选择切口小、社会关注度高的具体问题议深议透。依托互联网开展网络议政、联动协商等,发挥委员移动履职平台作用,把协商从会场延伸到网上,拓展委员参与面、增强履职便利度。创设专家协商会,组织跨界别、跨学科、跨领域的专家委员和有关学者,针对重大问题开展前瞻研究、深度协商,形成一批高质量建言成果。改进调查研究,深化委员自主调研,丰富调研手段,为高质量协商打好基础。
把握性质定位开展协商式监督。把握协商式监督性质定位,重点监督性议题纳入年度协商计划,寓监督于会议、视察、提案、专题调研、大会发言、社情民意信息等工作之中。十三届全国政协组织10个专门委员会,围绕“十四五”规划实施制定民主监督工作计划,就相关领域工作重点持续跟踪监督,把监督性调研、视察同专题协商会、界别协商会、对口协商会等贯通起来,将协商贯穿于确定监督议题、调研了解情况、形成监督意见等全过程,助推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和重要决策部署贯彻落实。
健全工作制度提高政协协商规范化水平。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政治协商工作条例》,对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活动筹备、开展、成果运用和反馈等全流程各环节作出规范。着眼增强专门协商机构效能,制定协商工作规则、加强和促进凝聚共识工作的意见、强化政协委员责任担当的意见等制度。坚持和完善组织管理和内部运行制度,建立健全主席会议向常务委员会会议报告工作、常委提交年度履职报告、党员常委履职点评等制度。持续抓好制度执行,加强落实情况督促检查,推动人民政协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更好发挥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的重要作用
人民政协在构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体系、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肩负重要责任。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更好发挥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
毫不动摇坚持党对政协协商工作的全面领导。把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作为根本政治原则和重大政治责任,完善落实党的全面领导的组织体系和制度机制,发挥政协党组在政协工作中的领导作用,严格执行重大问题请示报告制度,确保政协协商正确政治方向。通过政协协商的制度实践,把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对人民政协工作的要求转化为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的思想自觉与行动自觉,使人民政协更好成为坚持和加强党对各项工作领导的重要阵地、用党的创新理论团结教育引导各族各界代表人士的重要平台、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化解矛盾和凝聚共识的重要渠道。
进一步提高政协协商实效。加强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等功能建设,建立健全以协商制度为主干,覆盖专门协商机构党的建设、履职工作、组织管理、内部运行等各方面的工作制度。完善协商议政格局,进一步搭建机制化、常态化的协商参与平台,强化深度协商互动,使各种意见得以充分表达,营造既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又理性有度、合法依章的良好协商氛围。健全政协民主监督组织领导、权益保障、知情反馈、沟通协调机制,更好发挥协商式监督作用。
注重在政协协商中凝聚共识。把凝聚共识贯穿履行职能全过程,完善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的制度、程序和机制。丰富团结联谊活动方式,深化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的工作。完善凝聚共识平台载体,组织政协委员宣传阐释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传播政协协商形成的共识。健全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完善政协组织委员、委员引导界别群众的工作链条。
着力提升政协委员协商能力。强化理论武装,引导委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夯实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落实“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的要求,加强学习培训,教育引导委员全面提升政治把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联系群众能力、合作共事能力,树立协商理念,遵守协商规则,培育协商文化,更好把报国之志、为民之心和履职之能结合起来,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政协委员的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