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信息

主管单位: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河北省技术经济管理现代化研究会
编辑出版:《价值工程》杂志社
创刊时间:1982年
开本尺寸:大16开
语言种类:中 文
出版周期:旬 刊
邮发代号:18-2
每册定价:30.00元
投稿邮箱:jzgctgyx@163.com
社  址:石家庄槐安西路88号

本刊声明

       凡投稿本刊的稿件,作者文责自负,确保稿件不涉及保密事项,署名无争议。对于以任何形式侵犯他人著作权的行为,作者应独立承担法律责任,本刊概不承担任何连带责任。来稿凡使用,即视为全体著作权人同意将所投稿 件的复制权、发行权、汇编权、翻译权、信息网络传播权转让给本刊杂志社。本社可以将上述权利转授给第三方使用,特此声明!

编辑部公告

通知:敬请各位作者注意,本刊诚征优秀学术稿件,来稿必须为原创稿,不得抄袭和篡改他人作品。凡是投稿本站正在审核期的文章,请勿一稿多投。审稿期限一般二到三个工作日,作者可以随时在本站作者查稿系统中输入文章编号,查询稿件审核情况。

集聚人才之力 破解发展之“卡”

来源:本刊杂志社        点击:        发布时间:2023年05月06日

产业兴则人才兴,人才强则产业强。打造一批“搬不走、压不垮、拆不散”的产业集群,首先要集聚一群“沉得下、顶得上、融得紧”的产业人才

把“企业说好”作为评价人才的关键要素,不重名头重需求、不看来头看效益,构建以市场为主导、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卡脖子”的技术问题,某种程度上也是“卡脑子”的人才问题,症结在人才,突破靠人才。只有关键领域的人才供给不“卡脖子”,发展才能不被“卡脖子”。要以“缺什么就补什么”的主动、“弱什么就强什么”的实招、“要什么就给什么”的魄力,全方位集聚能够解决“卡脖子”难题的技术人才,为高质量发展助力赋能。

聚焦产才融合牵动,做到“缺什么就补什么”。产业兴则人才兴,人才强则产业强。常州举全市之力建设引领长三角、辐射全国、全球有影响力的新能源之都,打造一批“搬不走、压不垮、拆不散”的产业集群,首先要集聚一群“沉得下、顶得上、融得紧”的产业人才,针对技术卡口,填补人才缺口。理清楚“要什么人”。坚持问题导向,深入新能源等产业链一线,开展以“问需、问难、问计”为主要内容的“家家到”大调研,一个一个行业摸排,一家一家企业走访,一项一项技术梳理,形成“完全可控”“基本可控”“卡脖子”三类技术清单,同步摸清人才底数。理清楚“缺什么人”。针对技术短板,科学剖析重点产业链全链构成和关键部位,“一链一策”编制重点产业链图谱,“一企一需”建立核心人才库和紧缺人才目录。理清楚“找什么人”。围绕重点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人才链,推动各类人才计划优先向重点产业链倾斜。精心编制人才地图,建立产业对口的人才高校、科研机构目录,摸清“卡脖子”技术人才信息,重点绘好产学研合作、项目奖励、论文专利等人物画像和工作关系、导师关系、合作机构等关系图谱,把带技术、带项目、带成果的高端创新型人才作为引育重点,在推动产业需求侧与人才供给侧有效对接中解决“卡脖子”问题。

聚焦市场竞合撬动,做到“弱什么就强什么”。市场永远是配置人力资源最有效的手段,人才“能干”更是企业“敢干”的底气所在。要紧盯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瓶颈、弱项,以集聚创新人才,特别是“卡脖子”技术人才作为延链、补链、强链关键抓手。尤其要把“企业说好”作为评价人才的关键要素,不重名头重需求、不看来头看效益,构建以市场为主导、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深化联合攻关。支持由产业链链主企业牵头,整合产业链上下游优势企业、高校、行业组织资源优势,组建“市场驱动型”“平台支撑型”等人才攻关联合体,通过人才引领、市场运作、协同攻坚,推动更多的智慧资源、创新要素为我所用。实施揭榜挂帅。以技术需求为导向、解决问题为目的,实施“寻榜、发榜、揭榜、奖榜”科研攻关项目新机制,采用“企业牵头投入+政府引导支持”经费支出模式,让市场遴选、实力说话,帮助企业找到能抢占科技制高点的专家团队。提升平台能级。加快建设长三角青年创新创业港等高能级人才载体,切实发挥智能制造龙城实验室、碳纤维研究中心、中科院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等科创平台优势,为科技人才量身创设专门岗位、专门实验室,以开放共享平台,集聚创新资源要素,打造“硬核科技”的“硬核力量”。

聚焦生态聚合促动,做到“要什么就给什么”。突破“卡脖子”难题,人才既面临基础研究“十年磨一剑”的攻坚之困,也面临投入成本高、转化周期长,家庭就医就学难等后顾之忧。营造良好生态,必须将人才所需摆在首位,要有“不怕花得多、就怕花不掉”的激励支持,也要有“包容十年不鸣、静待一鸣惊人”的宽容信任,更要做实“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暖心服务。政策上加码。对涉及“卡脖子”的特别领域、特定区域、特殊产业,实施个性化人才政策,一事一议、一人一策、按需支持。以信任为前提,优化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简化制度程序,提高拨付效率,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技术路线决定权、经费使用权和激励奖励空间。扶持上加强。持续丰富“人才贷”“人才投”“人才保”等金融产品,升级人才信贷体系。组建“龙城英才计划”创投基金联合体,构建“资金拨付+基金投入”拨投联动模式,为人才项目成长强化金融驱动。服务上加力。以人才公寓小切口,做好引才聚才大文章,完成“三年10万套”建设目标,重点建成一批品质型、智慧型、国际化人才公寓,同步组建服务专员、工作专员“两支队伍”,为“卡脖子”技术人才提供“一对一”服务,解决创新创业、子女就学、医疗服务等现实需求,为人才突破“卡脖子”难题铺平道路。


杂志社地址:河北省 石家庄槐安西路88号
您是本站第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