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编系统入口
期刊信息
本刊声明
编辑部公告
中德合资研发的氢动力发动机、技术领先的纳米时栅、我国最大型号船舶涡轮增压器、我国首台“大排量小型化活塞式发动机”……走进重庆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成果展示厅,琳琅满目的创新创造,展现着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的蓬勃气象。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参观,听闻研制的海上风电机组整机国产化率99%,很是感慨:“当年我在福建工作的时候,中国还没有海上风电。曾几何时啊!”
西部地区在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举足轻重。在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六个坚持”的重大要求,其中排在首位的就是“要坚持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因地制宜发展新兴产业,加快西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产业是经济之本。支柱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从西部地区资源禀赋、比较优势、发展潜力等实际情况出发,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有利于进一步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提升区域整体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需要坚持辩证思维,引导“老树发新芽”。产业发展是一个新旧迭代的过程,但新兴与传统并非二元对立。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传统产业不能说是落后产业,传统产业里面也有新质生产力,也有高科技。”摩托车是重庆的特色优势产业。当地宗申动力摩托车发动机总装厂,通过工业互联网赋能,作业自动化率提高了10倍以上。宗申动力集团趁势孵化出“新板块”忽米科技,助力重庆汽摩产业链效率提升近20%,供应链能耗降低14%。鲜活的实践表明,“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同样可以实现生产要素和生产方式的“新组合”,推动产业升级、提质、增效。
上一篇:资源回收税收优惠有序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