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编系统入口
期刊信息
本刊声明
编辑部公告
国家知识产权局近日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授权发明专利92.1万件,同比增长15.3%。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我国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达到24个,首次跃居全球第一。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稳中提质,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加强保护激励创新
创新能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陶凯元认为,知识产权与创新的落地直接相关,关系最为紧密。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就是服务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3年,我国核准注册商标438.3万件,登记集成电路布图设计1.1万件,作品、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量分别达642.8万件和249.5万件,同比分别增长42.3%和36.0%。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离不开我国在审查授权、依法保护、成果转化、服务保障等方面的有力支撑。
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胡文辉介绍,合肥加大对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原始创新成果的保护,推动更多科研成果走向应用场景。天津滨海新区积极服务国家超算中心、海河实验室等战略科技主体,用“订单+专家”的精准知识产权保护模式,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杭州设立数字经济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开展数据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改革。
据介绍,截至目前,首批10家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初见成效,第二批15家完成遴选。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快速维权中心总数达112家。2023年查办专利商标违法案件4.4万件,办理专利侵权纠纷行政案件6.8万件。保护工作在激励创新的同时,为知识产权变成真金白银提供了稳定与可预期的良好环境。
上一篇:“汉语桥”中文比赛在多国举行
下一篇:国际人士赞誉中国治水理念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