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编系统入口
期刊信息
本刊声明
编辑部公告
阿富汗东部帕克蒂亚省山丘连绵,松林茂密。这里出产的松子颗粒饱满、香味醇厚,是阿富汗重要出口商品。
“从前为补贴家用,冬天村民会砍下松枝,到城里卖柴,好几座山都被砍秃了。”村民钦·穆罕默德对新华社记者说,当地老百姓以前都靠放牧和种植糊口,如今运往中国的“松子包机”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销路打开后,赶上丰收的年份,村民们都来打松塔,最多能有600多人。”他说,“我们每人每年能挣800到1000美元,收入增长了二三十倍,孩子们现在都能吃饱穿暖了。”
阿富汗要实现长治久安,必须解决好经济发展问题。小小松子成为合力解题的一个“金点子”。在中阿双方共同推动下,2018年中国开设从阿富汗直飞进口的“松子航线”,每年超过千吨的松子直接运到中国,为阿富汗农户创收以千万美元计。
2022年11月,通过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综合服务平台,首批阿富汗松子完成一站式报关等业务。阿富汗松子加工商人古尔·拉赫曼说,这一平台为阿富汗商品进入更广阔市场打通渠道,有力带动了当地就业,“我的工厂雇佣了180多人”。
上合组织有9个成员国、3个观察员国、14个对话伙伴。2012年,阿富汗成为上合组织观察员国。多年来,上合组织高度关注阿富汗问题。
习近平主席在上合组织峰会上多次谈及阿富汗问题——“我们要应对好阿富汗局势,加强同阿富汗安全合作”“愿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同其他成员国为促进阿富汗民族和解和经济重建作出努力”“我们要继续发挥‘上海合作组织-阿富汗联络组’、阿富汗邻国协调合作机制等平台作用”……
“将安全问题同发展问题统筹考虑,是中国和上合组织安全观念的独到之处。”阿富汗卡丹大学国际关系学者贾拉勒·巴兹万说,中国在上合组织框架内积极践行全球安全倡议,为包括阿富汗等地区热点问题的解决带来新的思路。
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从倡议制定《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长期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未来5年实施纲要,到推动签署《上海合作组织反极端主义公约》,从加强同联合国、亚信会议等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的沟通协调,到在巴以问题、叙利亚问题等热点问题上积极发声,上合组织秉持“上海精神”,持续深化“上合大家庭”成员之间互信和互利合作,为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安宁作出积极贡献。
“上合合作始于安全领域,如今已涵盖政治互信、经济发展、人文交往等方面,形成彼此补充和支撑的整体。”上合组织前秘书长博拉特·努尔加利耶夫说,“习近平主席引领中国在上合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得到各国领导人的高度赞誉。”
“我们会继续照看好眼前这片松林。”35岁的阿富汗村民米纳·古勒还未走出过大山,但已感受到,周边国家实实在在的支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