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编系统入口
期刊信息
本刊声明
编辑部公告
张先生今年35岁,是某公司的业务骨干,近日工作繁忙,经常熬夜冲业绩。有天早晨起床,发现一只眼睛突然看不清了,像蒙了一层灰纱变暗了,自以为没休息好,未予重视。然而休息了两天还是没有好转,就到医院眼科就诊。医生检查后告诉他是眼底“漏水”了,患上了“中浆”,张先生一头雾水。那么,让我们共同来认识一下中浆!
1 什么是“中浆”?
中浆是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简称,是一种常见的眼底疾病,特点是在黄斑部及其附近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下有透明的液体积聚,就是眼底“漏水”了。如果把眼底视网膜看作是墙纸,由于墙壁漏水了,墙纸就鼓起来了,也就是我们的视网膜水肿了,从而导致出现视物模糊、变形、变暗等临床症状。
2 什么人容易得“中浆”?
中浆好发于25-45岁的中青年男性,发病高峰在40岁前后,男性发病率约是女性的5-10倍,常单眼发病,也有双眼同时或先后发病,较容易复发。中浆患者通常是A型性格的人,可能与交感神经兴奋,血循环中儿茶酚胺升高有关,主要表现为急躁、个性强、易冲动、喜欢争强好胜、过分追求成功等。还多见于工作压力大、焦虑、需长时间使用电脑的白领阶层。长期服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患者,或者是妊娠期妇女也可发生中浆,推测可能与体内激素失衡有关。
3 “中浆”有什么症状?
中浆患者的主要症状有轻度视力下降,视物变暗或颜色发黄,如同隔着毛玻璃看东西,可以伴有看东西扭曲变形、变小等,在视力下降之前有些患者会出现偏头痛样的头痛,眼外观上无明显异常。因此,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眼科门诊就诊,行眼底检查、黄斑OCT、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等相关检查明确诊断。
4 得了“中浆”怎么办?
中浆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大部分患者经过3-6个月自行好转,视力多可恢复正常。病程小于6个月一般归为急性中浆,病程超过6个月为慢性中浆。慢性中浆患者常迁延不愈或反复发作,可导致视力不可逆性受损。
治疗上包括消除病因和对症治疗。首先,应保持睡眠充足、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作息规律,可服用维生素C、维生素B1、路丁以及改善微循环的药物(如卵磷脂络合碘片)等,应避免使用激素。此外,可在专科医生指导下采用光动力治疗、微脉冲激光治疗等。
5 如何预防“中浆”?
① 戒烟、戒酒,保证充足的睡眠;
② 调整心态,避免情绪波动,避免长期精神紧张,必要时可进行心理疏导;
③ 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不要关灯玩手机;
④ 适当进行身体锻炼,并注意眼睛的防晒,避免强光照射;
⑤ 饮食均衡,多吃富含叶黄素、维生素的食物,如深黄色的蔬菜;
⑥ 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或长期服用激素的人群应定期进行眼底检查。
上一篇:各地区各部门扎实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下一篇:您知道内脏脂肪型肥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