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编系统入口
期刊信息
本刊声明
编辑部公告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提出:“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从课程所涉专业、行业、国家、国际、文化、历史等角度,增加课程的知识性、人文性,提升引领性、时代性和开放性。”“教育学类专业课程,要在课程教学中注重加强师德师风教育。”[1]《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课程的思政建设,将以课程思政元素为源泉,结合教育类课程的特点,从知识性、人文性的角度丰富思政元素的内涵,以案例资源或实践活动的形式呈现出来,实现课程思政的育人价值。
课程的思政建设具体将从师德素养、科学家精神、传统科学文化、科技人才需求这四点出发,结合幼儿园科学教育的特点,挖掘其中蕴含的知识与人文内涵。以专业为本,确保传授了学生所需的核心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深化思想教育,满足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需求的同时,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政综合素养,形成协同并进之势。
一、从专业领域出发,理解师德素养
幼儿园科学教育的课程思政须从幼儿园教育专业领域出发,理解在幼儿科学教育中,应该尊重和关怀幼儿的需求,在教育实践中关心每个幼儿的成长,建立积极的教育环境,并为幼儿的发展提供支持和指导。培养学生的师德为先和幼儿为本职业精神,形成师德素养,。
幼儿园教师不仅仅是科学教育的实施者,还是幼儿科学学习的行为榜样。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科学精神与态度是幼儿的行为榜样,幼儿在早期阶段更容易受到周围成年人的行为示范影响,教师的态度和价值观对幼儿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在学习《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课程时,学生应该明确必须掌握幼儿科学教育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技能,才能更好地引导幼儿探索科学世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这需要学生在课程中努力学习,理解科学教育的原理和实践,熟练掌握幼儿科学课程的设计和实施技巧。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应该树立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他们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深入研究幼儿科学教育的方法,获得必要的技能,确保他们能够胜任幼儿科学教育工作。
二、引入科学家案例,形成科学家精神。
党中央专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
的意见》,要求大力弘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广大科技工作者要肩负起历史赋予的科技创新重任。习近平总书记重点强调一下爱国精神和创新精神。[2] 爱国精神是指对自己国家的热爱和忠诚,以及为国家的繁荣和安宁而努力的精神状态。这包括对国家的文化、历史、价值观和人民的尊重和珍视。爱国精神激发人们为国家的利益而努力,关心国家的命运和未来。创新精神是指追求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技术的精神,以解决问题、提高效率、创造价值并推动社会进步。创新精神鼓励人们超越传统思维,勇于尝试新的方法和想法,以应对挑战和机遇。创新是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这两种精神可以互补,形成强大的国家发展引擎。爱国精神激发人们为国家的发展而奋斗。创新精神能够提升国家科技实力,繁荣国家的科技。
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我国科技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是一代又一代矢志报国的科学家前赴后继、接续奋斗的结果。[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钱学森曾说:“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我打算竭尽努力,使我的同胞能过上有尊严和幸福的生活。”这都表达了科学家的深厚爱国情感,强调了他们与国家的紧密联系。
科学家们常常投身国家重大科研项目,解决国家关键问题,提高国家科技水平,促进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这种爱国情感鼓舞着他们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国家和人民的未来。传承科学家精神至关重要,因为它既是科技发展的核心,也是鼓舞年轻一代积极追求科学知识、投身科技创新,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不懈努力的关键因素。
科学的内涵包括科学情感和态度、科学过程与方法、科学知识三个基本要素。[3]在科学情感和态度中,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成为幼儿科学教育追求的核心价值。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调发展幼儿的探究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4]因此,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需要接受专业的教育,深入理解科学家精神,学会在幼儿科学教育中引导和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未来的科学家精神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
上一篇:您知道内脏脂肪型肥胖吗?